常言道:什么样的父母就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在教育孩子的基础上,父母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如果把孩子比作是建设高楼大厦的地基,那么父母就是它的施工者,大厦的稳不稳就看父母这对施工者前期地基基础打造的是否牢固。
现在很多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把金钱放在第一位,总是喜欢用金钱来解决问题。
甚至很多的父母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是教育孩子却很失败,因此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不要做这四种父母,否则后悔终身!
溺爱孩子的父母
大家都知道:惯子如杀子。现在很多的父母对孩子很是疼爱,甚至渐渐开始溺爱,对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满足。
他们毫无原则与底线,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满足。
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是一种伤害,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毫无责任感,因此这一类的父母很可怕!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
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
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
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
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溺爱孩子的父母容易让孩子变得依赖性强。由于父母过度保护和关心孩子,孩子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旦离开父母的庇护,孩子会感到无助和不安,无法独立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这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也给他人带来了麻烦和负担。
对孩子说谎的父母
一个经常对孩子说谎的父母,还能期望自己孩子对自己诚实吗?孩子并没有辨别好与坏,对与错的能力。
对于他们而已,只要是新鲜事物都是来不不拒的吸收,所以为了孩子的以后请不要对孩子说慌。
有一位家长找到我,令其烦恼的是他认为自家孩子没有一句实话,不管问什么,孩子的第一反应都是编一个故事,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故事编得越来越圆滑。
家长气不打一处来,认为孩子道德有问题,竟然连父母都敢骗,后来每次孩子一开口,家长就会不顾一切的与其发生争执,甚至打起来。
孩子见状也不甘示弱,小脸憋的通红,哪怕见到了证据也不认输,真可谓是瞪眼说瞎话,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家长接了一个电话,张口就说自己现在在上班,我突然明白他的孩子为什么张口就是谎话了。
事后跟孩子的家长说了之后,他也突然意识过来,最悔莫及。
“你是捡来的”
“不听话的孩子会被大灰狼吃掉”
“在家里打伞长不高”……
这些大人们曾经说过的谎言,是否让你瞬间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孩子的心简单纯洁,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最亲近信任的人,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会相信。
这些谎言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益处,只会给孩子无端增加烦恼。
父母不该以“一句谎言无关紧要”类似这样的理由来对孩子进行错误的引导。
不沟通的父母
现在有的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后,就开始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对孩子不管不问,甚至也不去和孩子沟通。
哪怕孩子主动和父母沟通,父母都表现得不耐烦。其实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伤害很大,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变得越来越自闭。
很多孩子不喜欢跟父母沟通,因为自己的感受总是被忽视。
孩子:“爸,你看我考了90分!”爸爸:“别嘚瑟了,90分还多啊?”
孩子:“妈,你看我的新书包好看吗?”妈妈:“谁给你的钱啊?谁让你买书包了啊?”
父母似乎从来没有正视过孩子的内心的感受,理解孩子,甚至威胁、批评、嘲讽、否定、拒绝、比较......这些慢慢都成为孩子心里的刺。
双向的沟通,才是有效的。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有同理心地去看待孩子的问题,不要一味地讲大道理,传授经验。
有效的倾听,比所谓的“经验”更重要。不要只顾着自己唠叨,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你会更加了解他。
心理学家萨提亚女士曾经说过:“孩子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那都是父母或老师造成的。”
其实,很多时候,亲子间的冲突,孩子不是真的那么“叛逆”,偏要“反抗”,而是因为父母的沟通方式,本身就出了问题。
对孩子的提问敷衍了事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问题很多,在父母看来这些问题可能是最基础最基础,都不屑去回答的问题。
但是在孩子心里对这些都是朦胧不知的,他们需要导师,引导他们认识世界这个新鲜的事物。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还小还很烦人,没必要去跟孩子说教,长大后自己就懂了。
但是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怎么爱他们,都不爱理他们,让孩子养成一个不爱提问的习惯。
一个不会找出问题,提出问题的孩子,又怎么能学会解决问题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因为孩子在正式步入校园以前,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由父母负责教导。
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父母却在教导孩子方面出现失职的情况,面对孩子的疑惑常常敷衍了事。
同事小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一次到小敏的家中作客,因为正好赶上周末,所以小敏刚上小学的孩子也在家中。
在跟小敏聊天的过程中,孩子突然打断了我们的对话,向自己的妈妈提了一个问题:
"妈妈,为什么外面的天空会是蓝色的?"
可能是因为聊天突然被打断的缘故,对于孩子的问题小敏显得有些不耐烦,敷衍地对孩子说到:"因为天空就是那个颜色的。"
对于自己妈妈的回答,孩子好像有些不满意,眼睛里流露着失望的神色。
相信不少的父母都曾经有过像小敏一样的类似举止,面对孩子的问题,以一种极度敷衍的态度加以回答,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随便搪塞一下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样一种行为是会造成超乎想象的负面影响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隶属于不同的范围,而家长可能只熟悉很少一部分内容。
越是聪明善于思考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就越是全面越是有思考的价值。
这样,家长最好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因为好奇心,会让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官宣!品牌沉淀到品牌升级,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好孩子养成记,做成长型思维父母”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再度受邀丨家易合教育“助力中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婉晴线下课系列丨家易合心理教育“智慧父母研习会”成功举办!
公益活动丨家易合教育“助力高考,赢在父母”大型公益讲座顺利举行!
官宣!婉晴心理教育正式升级为家易合心理教育!
「婉晴公益日」每周六给孩子一个治愈自己的机会
婉晴头条丨热烈祝贺许蔚虹教授入驻婉晴心理研究院!
婉晴品牌新闻丨河南智库教育研究院与婉晴教育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喜报】 热烈祝贺国内著名心理专家许蔚虹教授正式签约婉晴心理教育